山东文艺网> 资讯> 浏览文章资讯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河南博物院:立足中原大地 见证华夏文明
两手一摸,春秋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
从仰韶文化点燃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到夏都二里头遗址揭开王国时代的神秘面纱;从贾湖骨笛跨越八千年的回响,到妇好鸮尊见证青铜时代的巅峰……历经近百年的河南博物院,向世人诠释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主根,更是中华文明史的缩影。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精品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
位列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妇好鸮尊,是商朝晚期青铜器代表作之一。其器身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两字,显示墓主人就是“妇好”。她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大祭司、政治家。
馆藏的另一件“九大镇院之宝”武则天金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金简。这枚金简由纯度达96%的黄金制成,呈竖长方形,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字体遒美健秀,线条虚实结合,刻工高超。所刻铭文共3行63字,其中有5个字为武则天所创。武则天金简的发现,对于研究唐代历史、武则天的政治思想、武则天时期的书法、古代投简制度等都有重要价值。
河南博物院现开放有基本陈列《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展和专题陈列《明清河南》《中原古代石刻艺术展》《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陈列》及《国宝特展》,并有与展览相配套的“社会教育体验厅”和“华夏古乐厅”,全面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区的文化风貌。
近年来,河南博物院一直在力求以全新的传播途径打造出区别实体展览的线上展,以满足不同文化需求的公众。在连续推出“远古清音——贾湖骨笛”“郑国乐钟”“宋代婴戏枕”等多个线上展览后,通过不断摸索,对线上展的展出形式又进行了升级。不久前,河南博物院推出国内文博界较为罕见的全虚拟场景复原展——安阳隋代张盛墓线上展览,创新虚拟展形式,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再上新台阶。
如今,河南博物院以“发扬固有文化、提倡学术研究、增长民众知识、促进社会文明”为建院宗旨,以建设世界著名博物馆为目标,精心打造公益文化服务品牌,成为领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华夏文脉的重要窗口。
下一篇:河南漯河:汉字文化点亮“中国食品名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码关注
山东文艺网公众号

- 10-20名师颜世举登上央视《墨香》重点
- 03-15何以博士村
- 01-12陌上花开 遇见美好
- 01-12盛世濠江美如画
- 01-12钟表:为时间而设计
- 01-12让博物馆在文明传承与创新上展现
- 01-12让短视频成为向善的文化阵地
- 01-12巩固文化主体性 推动文化强国建
- 01-12以数字化赋能文化建设
- 01-12千年壁画“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