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艺网> 资讯> 浏览文章资讯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文字之家”中国文字博物馆:让汉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中国青年网安阳2月19日电3000年前,殷商王室为占卜记事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2月17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探寻汉字起源,感受汉字之美。
中国文字博物馆。张香丽 摄
走进“文字之家”中国文字博物馆,一组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气势恢宏。据了解,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出土的卜甲。张香丽 摄
中国文字博物馆整体建设包括字坊、甲骨碑林主题广场、主体馆“宣文馆”、续建东馆“徽文馆”、续建西馆“博文馆”,以及在博物馆东西两侧的汉字公园。一期工程以基本陈列“中国文字发展史”为主要内容,二期工程主要包括“汉字民俗”“字书琼林”“书苑英华”“字里乾坤”四个专题展览,主要满足于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教育培训等功能的需要,与一期的基本陈列共同构建起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字文化的展陈体系。
东汉“正直”残碑。张香丽 摄
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和远古刻画符号,到激光照排技术及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化;从“一片甲骨惊天下”到“字里乾坤”……中国文字博物馆资料详实、布局严谨,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展现中国文字之美,为观众呈现一场汉字文化的饕餮盛宴。
游客体验文字华容道。张香丽
青少年书写的甲骨文展示。张香丽 摄
近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积极将文物的学术性以大众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并借助互动游戏、网络平台、IP形象、云直播、数字字博等多种手段,让文字与现代科技、文化生活进行了完美碰撞与融合,助力中国文字文化从“活”起来到“火”起来。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在努力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国际性文字文化交流平台。
下一篇:图知道|今日雨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码关注
山东文艺网公众号

- 10-20名师颜世举登上央视《墨香》重点
- 03-15何以博士村
- 01-12陌上花开 遇见美好
- 01-12盛世濠江美如画
- 01-12钟表:为时间而设计
- 01-12让博物馆在文明传承与创新上展现
- 01-12让短视频成为向善的文化阵地
- 01-12巩固文化主体性 推动文化强国建
- 01-12以数字化赋能文化建设
- 01-12千年壁画“动起来”